Monday, April 12, 2010


在戰爭和戰爭之間
我們歡然構築繁華的城市
在毀滅與毀滅之間
我們慎重地相遇相愛 生養繁殖
席慕容《綠繡眼》

  昨天去台北當代藝術館(Museum of Comtamporay Art, Taipei,簡稱MOCA)看完了美國知名攝影家David Lachapelle的展覽後,在我腦海裡浮起的是這首席慕容的詩。也許是展覽的一開始,就展出了The Hous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毀滅之屋)系列作品,還有The Deluge (洪水系列),給了我這樣的感覺。
  來看展覽前,本來對David LaChapelle大衛.拉夏培爾不甚瞭解,只知道他是一個以拍明星、名模、名流的MV、專輯、雜誌照片的"大尾"攝影師,近期拍了Lady Gaga。以為來看這個展覽,可以看到很多名人的照片(雖然也真的很多啦),但在走出展場後,卻為他在其他照片中展現出的細膩、哲理、諷刺和洞見,感到驚奇和感動。誰說流行就膚淺,而追隨潮流和內在自省背道而馳呢?
  David LaChapelle1963年3月11日出生於美國Connecticut的Fairfield,在他還沒成名前,多半接些婚禮攝影的案子,來維持他藝術創作的開銷。直到他遇上了伯樂-普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給了他第一個正職:在Interview雜誌工作並擔任攝影師。早年他的以名人為主,近年他除了商業攝影之外,也發表一系列的創作,像是一開始提到的「世界毀滅之屋」和「大洪水」,和「純真寓言」(Auguries of Innocence)、「美國文件」(Recollections in America)等,探討物質文明、宗教情懷、過度浪費及國家主義等等。
  一如往常,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的門票,總是做得另我眼睛一亮。繼帽子、眼鏡之後,這次作門把吊牌,怕你不知道這是一張票,還在上頭寫著「我是票」。可惜的是,超便宜的導覽,據說是還沒印出來,所以我沒買到,扼腕啊!離展場入口不遠的Pieta of Courtney Love寇特妮樂芙之聖母慟子圖,馬上吸引我的眼光!Courtney Love扮演米開朗基羅Pieta雕像的聖母,手中抱著的耶穌遺體,哎呀,根本就是Kurt Cobain嘛!地上小朋友玩的玩具積木,巧妙地利用積木地不同面相,拼成"HEVEN TO HELL"和"LACHAPLLE"。太酷了!
  接下來是他「洪水與覺醒」(Deluge and Awakened)系列的作品,一開始是一張張穿著現代,卻有著舊約聖經裡頭姓名的人,溺死在水底的照片。接著,的展聽裡,展出一張由真人模特兒演出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汀大教堂中的壁畫「洪水」,不同的是,有汽車、霓虹招牌、電線桿等科技文明產物。還有在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過世後,他創作的「向麥可傑克森致敬」(Michael Jackson)的三張作品,他找來一個長相酷似麥可的人來扮演他,讓他化身成為大天使。等我回到加厚,上網查資料時,這才發現,原來影響大尾創作歷程最重要的三個人,第一是Andy Wahol,二是米開朗基羅,第三個就是流行天王,難怪他要以這樣充滿宗教崇拜的方式,來向後兩者致敬。
  通往二樓的樓梯間,展出名人擔任模特兒的系列照片「過度消費、名人崇拜、以及15年來的美國狂熱」(Excessive Consumption, Celebrity Worship, and 15 Years Of American Obsessions)。看到這邊,我已經知道大尾很愛拍裸男裸女,但吊詭的是,至少對我個人而言,看起來一點情色的意味也沒,除了阿姆的那張之外(哈哈)。這一系列有名人光環加持的照片,我看來倒像是在探討世俗的價值,左右世人想法,讓我們的所作所為,只為了符合他人的眼光及標準。
  二樓展間展出的作品,就更富批判意味了。一映入眼簾的,是「撞毀」這系列作品,透過展場導覽文件的說明,David Lachapelle認為2007年是整個美國浪費的高峰,所以他拍了一系列撞毀的車子、鈔票的負片等,控訴資本主義叫人浪費可用的資源,破壞只是為了再消費,滿足物慾,個人覺得這部份其實還蠻有Andy Wahol的風格。其中一間展間,展出的「聖戰」,左邊是是殺戮戰場,士兵的屍體橫陳、原本應是兒童嬉戲的遊樂園被破壞,半毀的摩天輪上有顆大衛之星。右邊是天堂的景象,頭頂發散榮光的耶穌被兒童和羊群環繞,畫面一片安祥美好。另一幅作品「準殉教者和72位處女」,則和「聖戰」相互呼應一貫的反戰論調,即便是以宗教之名發動的戰爭,都該予以嚴正譴責。「美國文件」這系列作品也相當有意思,他蒐集了一系列美國七零年代的舊相片,透過Photoshop的編輯,加入了一些近代的物品,如槍枝、布希總統等近代國家主義的象徵,諷刺美國政府利用愛國心正當化自利的侵略行為。最後在通向出口的樓梯間,播放他執導過的MV。
  也許是我在看這個展覽之前,對David Lachapelle的認識不多,看完展覽後,才讓我有大為驚艷的感覺。本以為他是一個商業的攝影師,拍名人、明星等,月入斗金又贏得高知名度,看完後才知他作品的內涵不若我認知的那麼膚淺,甚至連這次MOCA的宣傳詞「超潮攝影師」也把他的格局做小了。看完這次展覽以後,在我的眼裡,他是一個細膩、幽默、具觀察力及洞見、關心社會,而且無懼於敏感議題的藝術家。
  如果說去年我最好的觀展經驗是在北美館的「世外桃源」展,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最讓我驚豔的展覽,大概就是David Lachapple的展覽了。他從展覽一開始的「世界毀滅之屋」,就深深抓住我的目光了。這一系列作品很難不讓人想起Katrina颶風摧毀New Orleans的場景,這一系列作品雖然構思及拍攝在先,但發表時很不幸地卻惹來消費災民的抨擊。這系列作品告訴我的,是讓我反思,當我們熟悉的環境被毀滅時,時尚、科技這些人類(好吧,至少是某部份人)引以傲的文明產物,究竟還有何意義?「大洪水系列」還有「Jesus is my Homeboy (耶穌是我兄弟)」系列作品讓我看到藝術家追求心靈的救贖,David Lachapple選擇自己信仰的天主教故事為題材,另一方面向自己的偶像米開朗基羅致敬,手法既古典又現代,讓我也沉浸在畫面濃濃的宗教情懷當中,彷彿也因此得到救贖。「撞毀」這系列諷刺過度浪費及擴張消費的作品,在我看來,藝術家比經濟學家先預言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
  觀賞結束走出大門時,看到門口還有長長的排隊人龍,來朝聖的觀眾還真不少。相信他們走出MOCA時,也會和我有相同的感動。這個展覽只展到五月底,還沒去的人快點安排時間吧,不看可惜!

延伸閱讀:
LaChapelle Studio
超潮攝影師─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
MOCA當代客:台北當代藝術館官方部落格 美國知名攝影師 David LaChapelle 將來台演講 & 展覽!!!
矛盾的內心世界造就顛覆性另類美學 -David LaChapelle
ELLE David LaChapelle 25年怪誕華麗作品搶先看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