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0, 2012

在還沒買票之前,我對於這齣戲其實一無所知。我對屏風劇團的印象,還停留在《半里長程》、《莎姆雷特》這樣具有豐富娛樂元素的劇裡。因為我對於這種訴諸集體記憶的劇情特別感興趣,所以像是雲門的「家族合唱」,我也是在絲毫不知道演些什麼的情況下,就買票進場了。
訂了票之後,上網查了一下這齣戲的背景及劇情,才知道這齣戲早在1996年時就發表,造成轟動,李國修以他父親,一個做京劇戲鞋的工匠,做為故事的主角。他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他父親,一個是他自己。這齣劇主要是以三條故事線構成,一條是抗戰過後,在北平的戲班「梁家班」的興衰,一條的背景在現代,「風屏劇團」演出一齣名叫《梁家班》的戲,另一條故事線則是橫跨數十年,「風屏劇團」團長李修國和父親李師傅的互動。中間再夾雜著兩個劇碼,京劇《打漁殺家》及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形成了一齣劇中有戲,戲中有劇,不只是「劇中劇」,而是「劇中劇中劇」。
劇中劇並不稀奇,難的是《京戲啟示錄》讓這些乍聽之下關聯不大的故事串了起來,讓這三大兩小的敘事線彼此呼應,成為一個有意義、感動人的故事。我不得不說,這齣戲一開始就打動我了,李國修扮演的風屏劇團團長李修國說道:「怎麼辦呢?時間一直往前,我只能憑記憶回到過去,過去所發生的一切愈遠愈模糊。有時候我經常懷疑那些曾經真實發生的過去事確有其事?還是根本沒有發生過?」這整齣劇,就扣著這樣的精神,梁家班存在於李師傅的回憶裡,梁家班解散了之後,孫二媽成為梁家班在台灣唯一的後人。在李修國成長的記憶裡,他們全家住在中華商場,父親在燈下專注地做鞋。中華商場拆除了,成為他永遠的鄉愁,他只能幻想著,幼時的他在半空中奔跑過長廊。「如果情感的遺憾只能靠著空洞的想像來填滿,那麼你眼前的一切是戲還是人生?這重要嗎?」
戲的一開始,是《打漁殺家》的故事,接著,梁家班眾人登場,突然之間像是電影的NG畫面一般,其中一個演員突然跑出了台灣口音,原來,以上都是「風屏劇團」在排演一齣叫做《梁家班》的戲。《梁家班》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抗戰過後的北平,梁家班大當家人稱梁老闆,帶領著眾人在魯青茶園表演。梁老闆的大老婆在戰亂中失去聯繫,後來娶了孫二娘,人稱二大媽,掌管戲班的財務。這段的配角是魯青茶園的老闆及老闆娘,屬於甘草型的人物。而演出《梁家班》的「風屏劇團」設定在現代,團長李修國,有一個懷孕中的妻子,以及一個台灣唯一手工戲靴工匠的父親。梁家班和風屏劇團是兩相對照的,京劇戲班面臨觀眾流失、收入銳減的經濟問題,現代舞台劇團同樣也收入不穩定。梁家班裡頭翁媳情愛糾葛,風屏劇團也有團員私人感情問題。李國修一人分飾的李師傅及李修國兩角,成為穿越七十年歲月的關鍵。
即使在電影裡,相同演員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觀眾還會一時間難以適應,但即便沒有電影的剪接手法,這齣劇在時空轉換上,依舊天衣無縫。靠著口音的轉換,李師傅和李修國即便穿著一樣的衣服,但觀眾很清楚知道這是不同的兩個人。不同時空的場景即便同一時間出現在舞台上,也不讓觀眾覺得突兀。
這齣戲從1996年首演之後,佳評如潮,所以包含這次的傳承版,總共有四個不同的版本(其中2000年和2007年各都再搬上戲台)。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2007年的典藏版,據說也是口碑最好的一個版本。二大媽是整齣戲最突出的角色,這次演出的傳承版由黃嘉千飾演,我已經覺得她演得入木三分了,但看過先前版本的人咸認為典藏版中的楊麗音精準演繹二大媽年輕時的盛氣凌人及年老後的老邁滄桑,才是經典。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是戲中李師傅對著還是學生的修國說的,在最後一幕,所有的演員在舞台上定格時,舞台上的布幕上,也打出了這段話。我不知道在前三個版本裡,是否也是這樣的安排,但我想這句話再次出現在此,替這次的「傳承版」做了一個最好的收尾。現實生活中的李師傅,把堅持專一的精神傳承給了李國修,讓他成為劇場界的翹楚。戲裡的梁老闆的兒子楊蓮英,成了《智取威虎山》的要角,孫二媽說:「梁家班總算出了個角兒了。」梁老闆生前一直說要創新京劇,在《打漁殺家》裡,安排一場水底大戰,始終沒能如願,但演出《梁家班》的風屏劇團,替他完成了心願。
還沒去看之前,就聽人說這是一齣很催淚的劇,不管是情愛糾葛還是聚散分離,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觸動內心的點。我的哭點頗低,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太入戲,演到梁師傅壽宴哪場,已經聽到四周都是吸鼻涕的聲音,我依然不為所動。等到老邁的二大媽,拖著沈重的步伐到了《梁家班》後台,指名要找梁老闆,演梁老闆的演員也就將戲就戲,說出:「我決定,留下來,還是我當家!」時,完全擊中我的哭點,我的眼淚撲簌簌掉下來。在《梁家班》的故事裡,梁老闆在壽宴上宣佈解散戲班時,強悍的二大媽給了他三條路選擇,一是繼續扛下這個爛攤子,二是從此不管事,今後我當家,三是有骨氣的話,走的遠遠地,不要再回來。後來梁老闆選了第三條路,帶著小女兒,回故鄉找失聯的大媽和兒子。二大媽等了半個世紀,等到她最想要的答案,撲到假梁老闆的懷裡,放聲大哭。
即使整個故事在此達到高潮,接著,修國卻說,在他送二大媽去搭車後,再也沒也有見過她。也就是說,前面那段,二大媽親自去看戲、還到後台探班的事情,只存在編導李國修的想像裡。記憶裡的虛幻情節,一直像陰魂不散的魅影般,伴隨著故事情節推演。讓我想到,也許,生命中的不完美,也只能靠著想像,也許是「平行宇宙」,想像在另一個時空裡,我們彌補了生命中的缺憾。
走出城市舞台,我還在想著故事的情節,以及看完之後滿滿的感動。也許,透過藝術,才能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無奈及遺憾。
由於此次演出反應熱烈,座位供不應求,原本101年一月預定加演,還邀請1996年首演版的女主角趙詠華回鍋,但因為李國修肝癌需開刀,加演行程緊急喊停。我很榮幸在100年的最後,趕上這樣精彩的演出,《京戲啟示錄》成為我今年我最好的藝文經驗。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