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回去找牙醫,順便問一下做個牙套要多少錢,醫生說大概要五千塊。我之前想最多也兩三千,真是坑人!看來我添購數位相機的計畫可能得在緩一下了。看完牙,我去基隆的誠品書店晃了一圈,週年慶外文書跟中文書都有不同折扣的促銷,想到要花那麼多錢做牙套心就痛,沒心情花錢。另外的原因不外乎我囤積很多書還沒讀完,還有,基隆誠品的書真是越來越少了,以前去至少都還可以發現讓我驚奇的東西,現在,唉,可能以後要找書要去Page One吧?其實我也還沒去過咧,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聽說昨天有某八卦週刊來採訪弊單位,我直覺不是什麼好事,呵,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再者,八卦週刊會報什麼東西,相信大家都知道決不會跟「客觀」、「公正」扯上邊,雖然我想我看完報導的內容之後可能會不怎麼開心,但還是挺想知道到底採訪了些什麼東東,快的話大概星期四就知道是什麼了,走著瞧吧!
潔西卡去香港玩回來,看了她在香港的照片,她居然在街上就巧遇成龍,還跟他拍照留影,真是超酷的。我那時去香港,誰也沒遇到,也許是過年,別說大明星,連一般人都躲在家裡搓麻將、睡大覺,所到之處遇到的都是跟我們一樣的遊客。因因阿姐跟冬天阿姑也從雲南玩回來,怎麼大家都去玩了?就只有我為了我的牙套錢奮鬥,真是想到就一肚子大便,我這一個月上滿十天大夜的加班費剛好夠我去做一個牙套。切,我一個月也繳不少健保費,平常難得生病,為什麼連個假牙健保也不給付,真是沒天理~"~凸!
因因阿姐跟冬天阿姑跟我通上信,冬天阿姑說要寄東西給我,不知道是什麼,我也沒有問她。八成是從雲南帶回來的什麼土產吧?該不會是苗人下過蠱的,還是什麼五毒教的寶貝XD
想太多,我是武俠小說看太多,中毒過深。在武俠小說裡,和五毒教齊名的是四川唐門。講到四川唐門,我家附近有一戶人家姓唐,巧合也是四川人,我爸就說,靠,誰敢去他們家吃飯?我爸比我重武俠小說的毒更深,有好幾年他每次出門上班手邊都會帶著一兩本武俠小說,他的同事每次遇到他,十個有八個會問:武功練得如何?剩下的兩個會問:你退休了以後是要以寫小說為業嗎?平常在家我也沒看到我爸寫什麼東西,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爸熟讀武俠小說的結果就只會消遣人^^bb。
講到小說,不知道大家除了關心總統大選之外,有沒有在關心小說界的大選最愛一百。本以為自己喜愛的小說在台灣閱讀人數應屬小眾,沒想到還入圍了,只能用爽字來形容啊!不知道我投哪本?問這個問題就遜掉了吧?到SiteInfo的板主檔案去看看就知囉~~下一段的競爭是從一百本當中選二十本,我想我愛的那本書大概沒什麼機會入圍了。會入為百大,我想是因為全台灣他的書迷都"集中火力",把手中的選票都貢獻給他吧?
還沒看過入圍名單的先去看一下,然後在去看一下投票分析,就應該不會對名單太感意外。書單中讓我意外的是,網路小說居然入圍了那麼多。我想會入圍兩三本就夠多了,居然,七本,七本耶,難道是因為我平常幾乎不看網路小說,才不能理解網路小說受歡迎的程度嗎?武俠小說入圍的名單我也不意外,只是,居然沒有任何一本羅曼史小說入圍,會不會太奇怪了一點?雖然我也幾乎不看羅曼史小說,可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身邊的女性朋友幾乎都看的,怎麼會連一本都沒入圍?
去基隆誠品逛的時候,看到新譯的"追憶逝水年華"第一本─"在斯萬家那邊"上架。Macel Proust窮畢生之力寫下的不朽巨著,重新翻譯的譯者也預計窮七年的心力,以一年翻譯一冊的速度,將這部小說重新推薦給中文世界的讀者。上一個版本是聯經出版社出的,我翻過幾次,讀得頗吃力,這次的我在書店稍微翻了一下,平易近人多了。法國漫畫版的追憶逝水年華我去年也有買,畫者也是預計以一年畫一本的方式,重新演繹大師巨著。不管版本為何,我都覺得是讀者的福份。畢竟就連法國人也不見得有耐性讀完,更別說我們這種讀不懂法文的讀者,一生能有幾次機會一探文學堂奧,是吧?哪怕是漫畫的改編版本,只要能抓住一絲一毫原著的精髓,哪怕只能吸引千分之一的人去讀原書,都是"功德圓滿"的事情。
這個最愛一百的選舉,讓我思考到底我愛看什麼樣的小說。這百大的選單裡,有四十四本是我有讀過的,還不到一半。晚近的小說(指十九世紀末以來)越來越偏重人內心的描寫,真的在說故事的少了。百大小說裡,有很多很棒的故事,這是無可否認的,雖然在討論區裡(不論是之前百大或是現在的二十大)大家意見分歧,有人質疑是因為投票的大約都是十五到二十歲之間的學生,最愛反映出來的是這個年紀的偏好,而非全民偏好,但我也不禁想,難道就只有這個年紀的人在看小說嗎?好像也是這樣耶,我自己在十到十七歲之間看了一堆書(小說為主),之後雖然也看,但閱讀的數量跟頻率就沒有這段時間這樣多及頻繁。討論區裡也有人提出來,選的是「最愛」,而不是「最好」,所以,即便有很多人對網路小說的入圍不以為然,這個票選不過也祇是反映出時下網路小說的受歡迎程度而已。
我個人的偏好已經偏離了所謂的"古典"小說,愛的是當代的作品,中西皆然。今天在中情局BBS站裡讀到精靈寶傳作者引用的一段話:「現代主義自認為能夠客觀認識這個世界的事,後現代主義卻提醒我們,沒有所謂的中性知識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是分歧的;每個人隨心所欲、按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描述事情,沒有客觀真理這種東西存在。同樣的,也沒有所謂客觀價值這種東西,有的只是偏好。囊括這場革命的文化特徵是,個人作風和純現實體系:每個人創造他們自己的私人世界。」
那我最想讀到的小說,也許是"後"後現代主義的東西了。我期待能讀到一本小說,裡面的情節不是建構於作者的描寫,而是讀者的誤解,人物的形象也是來自讀者的虛構。作者的功能,不在於架構讀著的想像空間,而是在誤導讀者。就當讀者已經被作者誤導到迷宮的最深處時,作者卻一筆毀掉讀者建築出的世界,哪怕最後讀者會氣得把書往地上一丟,破口大罵,詛咒作者不得好死。
我想看到這樣的作品。如果優秀的文學作品反應出人生百態,不管是理想或現實的人生,"誤解"絕對是我們對世界最真實的理解。沒有現代主義主張的客觀價值,也沒有後現代主義主張的個人作風和純現實,只有誤解。想想,我們對身邊人事物的認識,是它"真實"的樣子,還是我們"期待"的樣子?有時候我們覺得被背叛、覺得失望、心灰意冷,大多數的時候也是因為對情勢的誤判。因為人從來不是理性的,充其量只是"有限理性",只要冷眼旁觀一個人的言行,不難發現偏執和成見可以把人帶向多可笑的境界。我希望看到一本最後能讓我想摔到地上又捨不得的書,不知道哪個作家這麼有種,敢寫一本這樣的作品。不過我想就算有人敢寫,也沒有哪個出版社敢拿錢開玩笑吧?
之前的日記裡也寫過鼓勵大家多讀書的內容,不重複之前說過的,但還是再引用德國小說家Berhard Schlink的話結尾:
"Reading is travelling where no train nor plane goes, aging without getting winkles, being young again even there is no turning back of time."
Tuesday, March 16, 2004
Related Posts
《讓我們假裝沒發生過!》包裹在搞笑糖衣下的心靈雞湯
如果讓丹妮婊姐來寫《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大概就會變成這本《讓我們假裝沒發生過!》。 作者Jenny Lawson在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的人氣作家之前,當過人資專員...Read more
革命將至,還是降臨?
反服貿佔領立法院的行動,至今已進入第十天。有媒體(蘋果日報)稱這是「太陽花革命」,這當然是相對於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而來。起因是有花店老闆帶了三萬元的太陽花,到現場分給群眾,象徵照亮黑箱作業的...Read more
麥田捕手,然後呢?電影《沙林傑》Sallinger
參加臉書上留言抽電影票的活動,很幸運地抽中了,於是便衝去華山光點看這部《沙林傑》Sallinger。 J D Sallinger最有名的作品是《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Read more
隔壁親家
看完了《寶島一村》之後,心裡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隔壁親家》。 三年前看過「音樂時代劇場」製作演出的《渭水春風》,對於整齣劇流暢的敘事、精美的佈景以及演員們精采的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知道《...Read more
探訪青田七六,讀《壞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偶像劇帶起的懷舊風潮,苑裡、美侖溪畔,金瓜石九份等地的日式宿舍群近年來成為觀光的景點,其實基隆也是有的,只是快被拆光了。青田街這一帶,還保留了一些,其中最有名的,除了青田七六之外,還有...Read more